蓝琛资讯网蓝琛资讯网

他们缘何成为河南最美孝心少年?一起走进这些温暖的故事

原标题:他们缘何成为河南最美孝心少年?一起走进这些温暖的缘美孝故事

(记者 张楠 实习生 刘晓涵)少年的臂膀,化身成生活的何成脊梁。10月20日,为河温暖带着空间闯古代河南省第二届“河南最美孝心少年”颁奖典礼在河南省实验学校郑东小学举行,南最年起10位“河南最美孝心少年”用自己的心少故事,把孝老爱亲的走进意义诠释而出。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温暖的缘美孝故事。

努力做好爸爸的何成“小家长”

(王森洋,女,为河温暖2007年11月生,南最年起内乡县赤眉镇中心小学学生)

王森洋出生不到3个月,心少父母便离异了。走进后来,缘美孝父亲由于患病长期服药,何成导致双目失明,为河温暖丧失了劳动能力,一家人的生计全靠奶奶在街头摆摊儿维持。

王森洋自小就特别懂事,是这个困厄家庭里唯一的“开心果”。在家里,她照顾着父亲的饮食起居,时常带着爸爸外出散步,给爸爸讲轶闻趣事,让爸爸不再孤独、自闭;只要有时间,她便和奶奶一起摆摊儿,让奶奶少操劳些。偶尔离家,王森洋总要给奶奶打电话,像大人一样叮嘱奶奶监督爸爸吃药……在他人眼中,王森洋成了父亲的带着空间闯古代“家长”。

在学校,身为班长的王森洋是老师的好帮手,不仅自己的学习自觉主动,还时常帮助同学解决学习上的困难,被同学们亲切地称为“贴心人”“小老师”。

一片爱心献于孤苦亲邻

(王雯萱,女,2008年5月生,郑州市惠济区石桥小学学生)

王雯萱刚读三年级时,她的姥爷被确诊为肺癌晚期。由于父母的工作繁忙,做家务、陪姥爷去医院、照顾姥爷成了王雯萱每天像吃饭睡觉一样必须做的事。那时,王雯萱才9岁。虽然年龄小,但王雯萱将姥爷照顾得很好——长期卧床的姥爷从没长过褥疮。

王雯萱的孝心之举还不止于此。村里自小患有小儿麻痹症的高爷爷(现已去世)与身患侏儒症的李奶奶的生活异常艰苦,王雯萱就主动照顾起了两位老人的生活,并把两位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老人当作自己的亲人,一直照顾到现在。

品学兼优的王雯萱还十分热心公益,她与同学成立“绿霸”红领巾小社团开展环保微行动,利用课余时间徒步到黄河大堤清理生活垃圾,向游客宣传环保知识等,为生态文明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,助力城市文明建设。

永远做妈妈的眼睛

(代文娇,女,2006年11月生,襄城县库庄初级中学学生)

代文娇的妈妈是一位盲人,她的爸爸四处奔波打工赚钱,家里日子过得非常艰辛。每每听到妈妈因为眼疾痛哭,她就忍不住心痛,所以自小她就下定决心:自己必须强大起来,成为妈妈的眼睛,将来做医生,帮妈妈治眼睛。

等代文娇长大些,妈妈为了让家里条件好一点,只身一人去许昌盲人按摩院学习按摩,回来后借钱在县城开了家盲人按摩店。于是,放学回家的代文娇既要做作业又要照顾妹妹、做家务,还要帮妈妈熟悉按摩店周边的环境,招呼到店的客人。

为了让妈妈的黑暗世界变得多彩,代文娇经常利用假期时间带妈妈走出她们的小店,一起逛热闹的街市,或者参加社区的活动……在代文娇心中,自己永远是妈妈的眼睛,是妈妈的左膀右臂。

用稚嫩肩膀撑起一个家

(张志娟,女,2007年6月生,济源市王屋小学学生)

张志娟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,奶奶年近六十,母亲智障,一家人的生活仅靠几亩薄田和爸爸卖菜维持。然而,在小志娟百天前夕,一家人迎来最不幸的事——她的爸爸在早起进菜的途中出了车祸,被发现时心脏已停止跳动。

从小在苦难中成长起来的小志娟显得尤为懂事,小小年纪便成了家里的大厨,连蒸馒头这样的活儿也会。上学后,张志娟平时要住校,只有周末才能回家,给爷爷奶奶洗衣服和整理住室、打扫院子成了她每次回家最牵挂的事儿。

别的同学假期是在玩耍中度过,但张志娟的身影,不是出现在田间帮爷爷放牛,便是在地里帮奶奶收粮、摘菜……这些年,小手被冷水冻得通红、被菜刀切伤、被荆棘划伤,张志娟从来没有喊过疼,望着爷爷奶奶的眼睛,始终带着笑意,用她稚嫩的肩膀撑起一个家。

把艰辛生活作成诗

(施宏胜,男,2006年7月生,濮阳县文留镇后草场小学学生)

施宏胜出生在一个不幸的家庭:自幼父亲去世,母亲远嫁他乡,叔叔患有精神病……整个家,全靠爷爷收废品支撑着。在极度贫困环境中长大的他,在爷爷的教育和影响下,像一粒种在贫瘠土地上的种子,顽强生长。

自小,施宏胜便是爷爷的好帮手,帮爷爷一起为收来的废品分类、存放。放学后,这便成了他回家要做的第一件事。到了晚上,他一边给爷爷洗脚一边给爷爷讲学校的故事,向爷爷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。

老师说,施宏胜是班里最热心助人的孩子——上课前,他经常主动帮老师整理讲桌,课余时间帮助同学解决难题……因为身世的不幸,施宏胜的成长充满艰辛,但他练就了坚强,还常用一首首小诗表达他的乐观心态。

以爱托起家中半边天

(赵祥瑞,女,2004年9月生,邓州市罗庄镇第二初级中学学生)

赵祥瑞的爷爷患有慢性脑溢血,在2014年至2015年期间,因病发先后住了5次院。在此期间,赵祥瑞只要一有时间就陪在爷爷身边,直到爷爷2016年病故。

给爷爷治病导致家里负债累累,父亲在一次精神错乱的情况下离家出走,再无音讯。当时年仅13岁的赵祥瑞和3岁的弟弟与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。奶奶年纪大,患有心脏病,赵祥瑞便承担了照顾家人的重担,晚上更是彻夜守在奶奶床边,寸步不离。

有一年寒假,村里的好心人见赵祥瑞一家生活艰难,便为奶奶介绍了一份工作——打扫卫生,心疼奶奶的赵祥瑞跟着干了起来。每天累得背都直不起来,手掌也磨出血泡,但她却咬紧牙关继续坚持,一心想着让奶奶少些操劳。

身残志坚,给人以温暖

(赵紫怡,女,2006年6月生,漯河市特殊教育学校学生)

赵紫怡在1岁时被确诊为神经性耳聋。由于当时的医疗水平有限,小紫怡成了一个聋哑孩子。后来,父亲患上精神疾病,小紫怡便由奶奶带大。在奶奶的影响下,她承担起了家里的大部分家务:每天天不亮便起床帮忙做饭,每天睡前坚持帮奶奶、爸爸烫脚与按摩……她说:“奶奶是我和爸爸的家,我一定要照顾好奶奶!”

学校要求住校,奶奶便每周给赵紫怡15块钱生活费,但懂事的她每次只用5块钱,将节省下来的钱全都用来为父亲治病、为奶奶买药,偶尔有同学遇上困难,她也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。

虽然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,赵紫怡却为身边的人带来了温暖,身残志坚在她的身上得到了完美诠释。

拼命增肥,只为换父亲的新生

(路子宽,男,2008年11月生,辉县市百泉镇西井峪小学学生)

每天五六顿饭拼命吃,吃得直到恶心、肚子疼为止,两三个月体重飙升20多斤……被同学笑称“小胖子”的路子宽,他“赶快长胖”愿望的背后,是想体重尽快达到百斤的标准,好为父亲捐献骨髓,挽救父亲的生命。

7年前,路子宽的父亲不幸患上了白血病。2019年3月,他们一家迎来了希望——子宽和父亲的骨髓配型成功。正当一家人欣喜父亲终于有救的时候,却出现了新问题:如果要捐献骨髓,子宽的体重不能低于90斤,最好能达到100斤,而当时子宽的体重才60多斤。自那开始,路子宽开启了“增肥模式”。

2019年9月,路子宽的体重达到标准,他与父亲的骨髓移植手术很成功。他的父亲说:“是子宽给了我第二次生命”。如今,父亲的身体一点点地恢复着,路子宽正在努力减肥,争取早日恢复正常体态!

面对困境不抛弃不放弃

(路意帆,女,2010年1月生,长垣县正大双语学校学生)

父亲双手残疾、母亲患有精神病、哥哥先天智障,一家人的生活要靠父亲打零工维持,姐姐像母亲一样照顾着大家……这就是路意帆的家庭。然而,小小年纪的路意帆却懂得用心呵护这个家:每次放假,主动做家务活,照看母亲与哥哥,用自己微薄的力量与姐姐一起撑起这个家。

有一次,姐姐和父亲恰巧都不在家,妈妈犯病,照顾妈妈的任务自然就落在路意帆的身上。她学着姐姐的样子,一边用言语安抚妈妈,一边老练地倒好温开水,帮助妈妈服药。等妈妈稳定下来,她才开始做晚饭。邻居看到了这一幕,鼻子为之一酸,上前抱住她幼小的肩膀,直夸她是个好孩子。

路意帆在日记里写道: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。人人奉献一份爱,世界的明天更可爱。”因而,每当学校举行为敬老院老人募捐活动时,她都会毫不犹豫地拿出自己的压岁钱放进捐款箱。

笑对苦寒,战胜一切困难

(薛胜楠,女,2003年6月生,郸城县汲水乡第二初级中学学生)

2002年的一天,一个原本欢快、明净、祥和、温馨的农家小院,突然传来噩耗,薛胜楠的父亲从工地的脚手架上跌落身亡,那时她的母亲刚刚怀孕3个月。胜楠出生后,由90岁的曾祖母(现已去世)与爷爷照料长大。老的老、小的小,一家子的困难程度可想而知。

贫穷遮掩不住胜楠内心的富有,她比同龄的孩子更懂事。爷爷忙地里的活儿顾不上家,曾祖母年纪大行动不便,薛胜楠上小学时就开始学做家务,帮曾祖母洗碗洗筷、烧锅做饭、打扫房间……很小的她就成了家里的“主力”,苦寒的家庭在她的操持下渐渐有了生气。

“胜楠,战胜一切困难”,这是爷爷对薛胜楠的期盼,而她在这个多难的家庭里,扛起了上天赐予的不幸,微笑面对人生,用积极进取、阳光向上的心态生活,内心始终充满正能量。

赞(2259)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>蓝琛资讯网 » 他们缘何成为河南最美孝心少年?一起走进这些温暖的故事